更新时间:2025-11-13 04:03:54
35周年的下半场,这次是三个新故事+一个老故事。我在春季篇的评论里就吐槽说,不如以后每次都重映一部旧作,没想到本季还真是如此,不知道会不会成为新传统。 本季的观感尚可。前两个故事给我感觉「就这」,第三个搞笑片还可以,最后一个老故事非常感人。我的评价是4>3>及格线>2>1。以下从剧本方面聊聊每个故事。 1、不停下来就无法存活的游戏 「止まらなければ生きられないゲーム」 咱要不还是叫「123木头人」吧。本作由韩国一个叫WEMAD的影视公司与世奇合作,编剧是韩国人,叫Ju Jin주진,是该公司的一位助理编剧。日本这边来头倒不小,导演是土方政人,世奇90年代的老导演,导过92冬《洞》(星新一的小说改编,很有意思)、94秋《出售回忆的男人》(25周年杰作篇翻拍了)、95春《戒指》、95秋《23岁的老人》等等。 但本作的剧情相当无聊。主角给人渣朋友做担保,欠下一亿元,为还债参加死亡游戏。游戏很简单,听到「123木头人」,不管当时正在干什么,都必须停止30秒,否则就会原地暴毙,30名选手最终淘汰出一名胜者。主角先是在公司里轻松拿下几轮,后来遇到人渣朋友,差点被陷害并反杀,最后发现自己的女友也是玩家,并被她杀死。 类似的大逃杀故事,漫画里一抓一大把,比如韩剧《鱿鱼游戏》里第一个故事就是123木头人,还是抄的日漫《要听神明的话》。我认为,现在大逃杀故事的看点无非就三个:设定、智斗、人性。很可惜本作都拉完了,看了只觉得小打小闹、小家子气。设定上,本作压根就没有解释为什么有这个游戏,为什么每一轮都必定有人被淘汰、动的人是怎么死的、幕后黑手是谁,这些统统没有解释。甚至不愿意整点像《鱿鱼游戏》或者《要听神明的话》那样的浮夸特效,整个游戏就只有一张小卡片邀请函和一个手机上的倒数页面。智斗方面,前半段男主在公司里玩木头人还和过家家一样,直到与人渣朋友重逢,忽然就被告知这是一个淘汰赛,然后还特地写了一段他仍轻信朋友,差点被杀,甚至手法简单到就是把男主往马路中间一推;他反杀也是因为刚好开始123木头人,朋友失去平衡磕到后脑勺,简直把观众当日本人耍。人性就更别提什么人性了,男主从头到尾都是懵的,放到《赌博默示录》里都活不过第一集。本作结尾的反转是男主的女友也是玩家,可是她在此前的剧情里仅出现了一回,是因发现了男主的担保合同,来质问他并要求分手,顺便引出了男主桃子过敏的伏笔;结果,结局就是她回家用桃子把男主捂死了,给我看的一愣一愣的。编剧可能就是想塑造一个单纯的「恶女」形象?但她的人物动机与逻辑完全没有阐明,好像真就只是把废物男友杀了换钱,感觉还挺厌女的。 2、你的博物馆 「あなた博物館」 原创故事,脚本原野吉弘,世奇新人,去年冬天的《第1届田中家父亲选拔》也是他的作品,平平无奇。 又是一个女主实惨的故事。讲一对小情侣开车在山里迷路,误入一个博物馆,里面居然陈列了女主小时候的物品和她的人生轨迹,以及她和男主在咖啡店的偶遇与恋爱经历。她以为这是男主设计的求婚环节,结果越看越不对劲,下一个展馆居然是她的历任前任,以及男主的历任前任。原来男主stk她很久了,偶遇完全是装出来的,而且他还是个变态杀人狂,把每个前任都杀了。女主逃出博物馆,发现这一切都是她的死前走马灯,她在下车后就被男主捅了。没了。 看得我满脸问号。我不禁要问,既然这是女主的死前走马灯,里面关于男主的展厅是哪来的?她是怎么知道男主的前任们是谁,以及她们都死了的?如果硬要圆说是现实中男主杀她以前说的,那在走马灯博物馆里甚至有个小问答,问她和男主知不知道对方有几个前任,她不知道,男主却对答如流,以此来引出男主早就在跟踪她了——逻辑呢? 看本作的开头,我就想到世奇14春的《最后的电影》,讲的是女主是导演,在街上被钢筋砸死后在电影院里醒来,观看自己的人生走马灯,结果觉得这片子剪得实在太烂了,于是自己上手剪。当时我还在想,不会反转是这俩人早就出车祸死了吧,没想到还真是。可能更差一点,女主完全是受害者。影视剧里这种走马灯的创意实在太多了,把电影院换成博物馆实在是换汤不换药,还换出bug来了。本作唯一可圈可点的地方是道具做得真的很用心:展品、照片、立牌、时间线等等,有这个钱和时间,写个好点的剧本不行吗…… 3、七楼战争 「七階闘争」 原作是三崎亜記的同名小说,收录在2009年出版的《廃墟建築士》中。这个老哥的《邻镇战争》和《消失的城镇》都有中译,可惜本作的原文没有,看来比较擅长在城市背景中写奇幻题材的讽刺小说。负责TV脚本的是相馬光,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世奇的老面孔了,很擅长做噱头十足的脱线搞笑剧。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24冬的《啊祖国》也是由他负责改编星新一的原作。这两部作品还挺像的,期待相馬光能扛起政治讽刺题材的大旗。 本作的主角是个公司职员大叔,一天回家,被告知自己住的七楼要拆除,因为政府数据显示很多犯罪都发生在七楼。男主问政府职员咋拆,他们拿出个图纸说用炸药炸了,上面一层会整体掉下来。一本正经地搞笑。男主没意见,但也没立刻答应搬家。他回到公司,意外得知美女同事也住七楼,而且她是坚定的七楼保卫派。男主想讨好她,没想到真被她带去了保卫派团体集会。这俩人的互动让我想到92年4月的《寻找佐藤》,男主加入了一个全姓佐藤的社团,认识了美女,结果她是铃木社派来的间谍。看本作时,我还在想女主会不会也是其他楼层的间谍,但结尾没啥她的戏份,有些可惜。 回到剧情,男主在参加反对派活动的过程中逐渐认同了他们的价值观。但随着头目被捕,政府姿态强硬,同时男主发现女主对他只有纯粹的革命友谊,最后妥协搬离七楼。然而所有七楼都被消除以后,民众发现犯罪率并没有降低,因此开始反省。女主辞职消失,男主则重新戴上「七楼」的头巾,将自己的楼层改为七楼。 我把本作理解为对少数族裔的政治隐喻。少数族裔被政客视作高犯罪率的替罪羊,合理化驱逐甚至清洗运动,但当运动结束后,社会问题未能迎来改善,割裂反而加剧。本作中间男主参与社运的情节其实很有意思,他们一群人去把大楼的其他楼层铭牌换成七楼,因为「刚出生的公寓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几楼,从现在起我们要让它深信自己就是七楼」。身份是一个标签,人赋予其意义与归属感。男主从一个天真的同情派,逐渐认同自己的标签,变成了社运分子。但面对强权,他还是选择了自保,当革命伙伴一个个被捕、被人肉,女主说「这种时刻才要战斗!」男主却说「现在应该先忍耐」,反对派内部的分歧产生,并自然走向瓦解。 临近驱逐,两人最后一次在七楼看风景,男主质问:「你为什么那么执着于七楼?只要搬走就不会痛苦了不是吗?」显然男主没有完全认同自己的政治身份,对他而言,这只是一个选择。但对一些人来说并非如此,但女主回答:「就算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地方,对某些人来说也是无法取代的。我从出生起就住在七楼,七楼就像我的家人。」这又让我想到一些地方保护运动,比如反对建水坝、强制拆迁,甚至反殖民。贫民窟犯罪率居高不下,就应该拆除贫民窟么?但原作此处立刻消解了严肃性,面对男主的深情表白,女主只是喊了他一声「同志」,两人分道扬镳。女主与七楼共存亡牺牲,男主则妥协搬去十楼。公司的科长轻飘飘地说:“没必要那么激动吧,七楼不就是一个数字么?”男主回怼:“如果数据表明全国科长的犯罪率很高,你怎么办?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你了哦。”令我想起经典名言“起初纳粹抓共产党时,我沉默,因为我不是共产党……” 总之我很喜欢本作,在相当高的完成度与搞笑脱线的演出之下,又有着严肃的内核,是非常合格的喜剧,原作和电视改编都做得很棒。挺好奇豆瓣网友怎么看待这一作,反正我觉得比起粗暴懒政,本作对革命者的刻画更加精彩。 4、生日快乐我的家 「ハッピーバースデー・ツー・マイホーム」 怎么那么长一串假名(。本作首映于1991年12月26日,是和旷世名作《23分钟的奇迹》一起播的。脚本君塚良一,在世奇的作品不少,例如96春《怪我》、03年电影篇《携帯忠臣蔵》、04秋《开门》等等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重映最开始的那段独白是新加的,原来是一段音乐,不知道为啥改了。顺带一提,本次的四个故事都是由蓜島邦明担任音乐,就是写世奇主题曲的那位,他的光碟今年也发售了,可能他是觉得原来的音乐不好听吧(。 评价老番总会加点情怀分,但本作看得我着实感动,朴实的家庭和解剧。男主是公司职员,妻子是家庭主妇,生孩子以后,二人在东京的远郊买了房子,虽然辛苦但日子充实。男主和已故的父亲有矛盾,一日翻出父亲的写生簿,惊讶地发现他曾经画过这幢房子。后来男主的姐姐送来一张桌子,是他家以前用的。男主坐到以前父亲的位置上,发现自己儿时因生父亲气而划的一道痕,而这道痕也成为了他心中的芥蒂。男主邀请同事们来家做客,所有人都鸽了他,但他却发现自己的父亲就在门外。他把桌子搬了出去,让父亲坐在原本的位置上,两人谈话后和解,父亲其实从来没有怪他,而男主在自己成为父亲以后才理解了父亲的辛苦和寂寞。 真的,朴实无华的家庭温情剧,但老日剧的写法就是让人感动,克制又深沉。我把开头男主发现的写生理解为父亲在生前就来过这里,穿越时空见到了当下的男主,不然其实无法解释为什么男主的妻子和女儿也能看见他。但无论是穿越时空还是真的见鬼,这一部分都没有交代得很清楚。这让我想到17春《妻子的记忆》,也是超感人的家庭温情剧,就是直说妻子的身影是男主的幻觉了。 总之,本季的前两个故事让我觉得很烂,但后两个故事又挽回了一点,总体我给合格。支持世奇以后每集都重播一个老故事!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下一篇:年度好剧不容错过
